近日,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副书记、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在上海市政府举行“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”党委专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2018年上海市推出了第一版产业地图,今年推出了2022版产业地图。产业地图在引导各区发挥资源禀赋、聚焦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,起到非常好的导向作用,避免了低水平重复投资。数据显示,2021年,上海产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.2万亿元,占上海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80%,13个园区工业总产值规模超过千亿元;经济密度不断提升,产业园区单位土地工业总产值超过80亿元/平方公里。
吴金城说,围绕好项目不缺土地、好产业不缺空间的目标,上海不断优化以园区为主体的产业空间格局,为打响“上海制造”品牌、培育产业新动能提供载体支撑。一是园区规模效益显著提升。二是特色产业园区引领集群发展。三是产业园区服务生态升级完善。上海聚焦特定产业方向、特优园区主体、特强产业生态,2020年起发布了三批53个特色产业园区,空间规模210平方公里,有力支撑了“3+6”(新型)产业体系集群发展,比如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引入130个优质项目,涵盖设计、制造、封测、装备材料全产业链;临港生命蓝湾实现企业拎包入住,两年签约生物医药项目占上海全市40%。前两批特色产业园区2021年营收约2万亿元,工业产值超过8000亿元,地均产出达到141亿元/平方公里,高出上海全市平均值70%,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作用逐步显现。今年上海围绕新赛道新推出一批特色园区,为培育壮大新动能提供新的载体空间。
“下一步,上海将围绕构建新型产业体系,持续建设一批高品质的产业空间载体,推动园区聚焦主导产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,提升集中度和显示度,做大规模、做强能级、做响品牌,形成布局合理、产业集聚、创新引领、环境良好的产业园区生态体系。”吴金城说。
转自:上海证券报·中国证券网